生成式 AI 的普及,讓學生可以在幾秒內產生一篇作文、報告或心得。
對老師來說,這是全新的挑戰:
👉 當學生交出的文字不再完全來自自己,學習的意義會不會被稀釋?
這些理由並不單純是「偷懶」,有時候是學習環境本身造成的動機。
我聽過一個案例:
學生交的報告,邏輯完整、語言流暢,但老師一眼就看出「不像這個學生的風格」。
最後發現是 AI 代筆。老師沒有直接判零分,而是請學生「用自己的話重新解釋報告內容」。
這樣的做法比懲罰更有效,因為它讓學生意識到:學習的核心不是交差,而是理解與表達。
AI 寫作在教育場域是一把雙面刃:
👉 邊界的關鍵,不是「能不能用」,而是「怎麼用」。
教育的挑戰,是幫助學生在新工具的世界裡,依然學會獨立思考。